產品70%外銷福安是中國最大的中小電機生產基地,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的重要基地。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,2005年全國中小電機出口量福安占1/4.產品70%銷往歐洲、美洲、非洲、東南亞、中東12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產業升級出現良好的開端2006年1至7月份福安對歐美高端市場出口電機企業由原來的20家增加到至少30家。出口電機產品32.25萬臺、1552.72萬美元,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5.65%和64.99%。這顯示,福安電機產業升級開始出現良好的開端,并在應對歐盟ROHS、EPA、EUP等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。
名牌產品增多,企業實力不斷增強福安電機電器企業中,已有15家企業成為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。泰格、永隆、亞南、東大等四家企業列為聯合國供應商。泰格動力獲得第十四屆世界生產力大會中國組委會授予的“2006世界市場中國(電機)十大年度品牌”稱號。凱捷利正在申報國家級馳名商標,安波產品取得國內免檢資格,出口免驗資格已通過專家審定。有9家企業的13種產品獲得省級品牌、5種產品獲得省著名商標稱號。80多家企業分別通過ISO9000管理體系認證,26家企業200多種產品分別通過歐共體國家CE、GS、TUV認證,有5家企業通過美國UL論證。
新世紀新階段,福安電機電器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新世紀新階段,福安電機電器產業面臨的發展機遇:國際市場需求量仍然很大權威資料表明,未來一個時期,國際市場對用于計算機外設、視聽設備、工廠和辦公自動化、交通和通訊、家用電器等方面的小功率的電動機和其他品種的微電機需求量很大,這對于福安電機電器產業發展無疑是良好機遇。
國內市場有效需求穩定增長權威機構的信息顯示:2010年全國發電機容量將達到6.6億KW左右。平均每年將投產發電機容量3700萬KW以上,年需交流電動機約13000萬KW.由此可見,未來四年大型、中小型電機產品在國內市場有效需求將會保持穩定增長,福安電機電器產業發展前景看好。
內、外資企業競爭日趨公平2006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,國家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出了關于《調整企業所得稅工資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》。通知的出臺,將縮小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稅負差距,有利于同業之間公平競爭。
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日趨嚴重近幾年,來自美國、日本、歐盟等發達國家的技術性壁壘已經涵蓋了研究、開發、生產、加工、包裝、運輸銷售、消費及報廢處理等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。苛刻的技術標準、嚴格的認證制度、繁瑣的檢驗檢疫程序,已成為制約福安電機產品出口增長的最大的障礙。2002年以來由于低端市場的門檻不斷提高,非洲及伊朗等國分別要求對進口電機產品進行特定論證,或采用EC標準檢測,或改變第三方裝船點檢驗等,使得原來出口這些市場的電機企業不得不轉向高端市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