縱向布置采煤機電機電控盒,橫向布置采煤機電機接線盒防爆面,其上方均沒有可靠的防水裝置,機面淋水、噴霧灑水、清洗采煤機殼體的高壓噴水都可能從防爆面、隔離開關手把、按鈕處進入腔體內部,引起電機絕緣降低。
冷卻水管損壞引起電機內部進水。電機冷卻水壓力過高、水道堵死或出水口不暢,或處理水道堵塞時采取方法不當引起水管內部開裂。橫向布置電機外殼強度低,當發生水壓過高時,易產生電機殼體變形或殼體開裂。
水汽凝聚。電機在正常工作一段時間后,采煤機需要停止一段時間后再開機,在這個過程中,電機內部的熱氣在冷卻后便凝結成水珠,使電機絕緣降低。另外,更換電機時,因受工作面的水汽、潮氣侵入,也會出現因絕緣問題而燒毀電機的現象。
定子繞組工藝不當據統計,大修后的電機最短使用壽命為2h,以絕緣降低為主要損壞形式。電機大修時須對電機解體、重新下線、烘干、浸漆;保養只需對電機烘干。目前我們在修理電機時沒有切實可行的修理工藝,修理前無預檢,修理過程無中檢,修理完工后無完善的檢測設施和可行的測試手段。繞組修理問題具體表現為:繞組下線過程中因使用工具不當,有時線匝絕緣被破壞;在預烘干時不區分一般電機和嚴重受潮電機,不能控制溫升速度(一般電機為20℃ ̄30℃/h)。電機烘干設施簡陋,不能自動獲得繞組熱態絕緣電阻值。烘干溫度和烘干時間靠經驗設置,實際效果不佳;無真空加壓浸漆設施,僅采用滴浸法浸漆。在滴浸過程中,未按照預熱(繞組內通電4min、溫度100℃ ̄115℃e,0.5h)、滴浸(60℃ ̄70℃,手工滴漆,10min后翻轉滴另一端,直到澆透為止)、固化(滴浸后繞組通電加熱固化,溫度100℃ ̄115℃,測量絕緣電阻值為20兆歐。或在干燥爐中固化,絕緣阻值大于1.5兆歐)的工藝要求,只采用單純的加熱、滴浸、保溫步驟,使繞組絕緣等級不能完全保證;修理環境差,電機煤灰油泥不能完全清理,污垢污染了絕緣漆,降低了絕緣性能。
結束:從使用情況來看,一般新電機在首次使用、采煤100萬t內不會發生質量問題。經過大修后,問題便接連發生。對此必須加強修理環節的監管力度,解決以下問題:制定科學的修理工藝,認真記錄各修理過程的相關數據;增加修理設施,保證修理質量,對返修電機必須有處罰條例和管理辦法;在裝配前必須保證元件的質量和性能。對于裝配好的電機必須完善檢測手段,履行必須的試驗項目。
|